有氧必須知道的死點與再生氣
- 阿鎧教練
- 2021年1月18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不知道大家在跑長距離的跑步,有沒有這樣的經歷,突然覺得肚子很痛、呼吸急促、心悸的非常痛苦時期,稱之為死點。
那這時候最容易出現此情況的原因!
是呼吸及循環功能或身體的各個條件 #不適應 於該運動,且 #氧氣攝取 與 #氧氣需求 #未平衡 的狀態。若放慢腳步、咬牙堅持、不妥協,在過了這個時期之後。除了激烈流汗外,呼吸會變得輕松,心悸自消失,肢體酸痛之舒緩,運動者逐漸擺脫運動前段身體不適階段,動作也會較敏捷而能繼續運動,將此稱之為 #再生氣。所以我們也曾稱之為 #撞牆期!
在長而持續的運動之初,從困擾或疲勞的感覺,突然地轉變成較為舒適、較少負面的現象,出現於有氧性、強度穩定的運動中。
再生氣就是我們突破撞牆期的分水嶺!
在進入再生氣階段前需要一段時間,而且運動的強弱會因人而異,並不會出現於非常輕鬆的運動中。
距離跑步中,若速度不在8.8km/hr以上就不會出現。耐力性運動員,比賽前的 #熱身運動,或有助於使再生氣提早來臨,對運動成績表現有所助益。
要出現再生氣的原因包括有:
(1)運動初期正確的呼吸調整
(2)活動中血流的調整,排除乳酸
(3)有效的熱身
(4)局部肌肉疲勞(尤其是呼吸肌)的解除
(5)心理狀態的適應
(6)血流再度分配至横膈
(7)兒茶酚胺(catecholamine)之分泌,增加收縮性
(8)横膈收縮效率之改善
而上述幾點必須要了解我們的呼吸肌!
若是不了解自己本身的呼吸肌肉,我們將會難以改善自己的跑步效率與經濟性!

Comments